專家在看未泡開的茶樣專家對茶樣進行評選由市茶業發展領導小組主辦,市茶業局和茶業協會協辦的“迎中秋慶國慶”福鼎白茶民間斗茶賽今日(9月16日)開賽,全市30
專家在看未泡開的茶樣
專家對茶樣進行評選
由市茶業發展領導小組主辦,市茶業局和茶業協會協辦的“迎中秋慶國慶”福鼎白茶民間斗茶賽今日(9月16日)開賽,全市30家茶企業80個茶樣參加評選。
此次斗茶賽為期三天,評委組是由專家組、茶人組和市民組組成,其中專家組由福建省茶葉評審專家組成,茶人組由資深茶人、送樣茶企業代表組成,市民組則由我市的白茶愛好者、市民和游客組成。專家組占分比例為70%,茶人組占分比例為20%,市民組占分比例為10%。評選主要分為預賽和決賽,所有茶樣均進入預賽,淘汰后剩余50%茶樣進入決賽。
“今天我們將由專家組進行首輪的評選,從參賽的80個茶樣中淘汰出40個,剩下的40個入選茶樣將參加明后兩天的比賽。而明后兩天主要是由茶人和市民對茶樣進行評選。”市茶業協會會長林立慈告訴記者,舉辦此次的民間斗茶賽旨在進一步提升我市的白茶技術水平,提高白茶的品質、品味,推動白茶產業的全面發展。
“為了體現比賽的公平、公正,這次斗茶賽我們有公證員進行全程跟蹤參與。”市茶業局局長陳詩雄說,和以往的比賽不同,此次的斗茶賽不再是由企業選送茶樣參賽,而是由組委會派出專門的收樣組到企業取樣,參賽企業只要確定參賽茶樣,并保證每個確定參賽的茶樣有200斤堆頭,然后收樣組從該堆頭中隨意取樣1公斤,當場包裝、加密,交由公證處保管。
在現場,專家們逐個對茶樣進行觀、聞、品,隨后根據茶樣的外形、香氣、湯色、滋味和葉底情況進行評分。“白茶的制茶工藝是6種茶葉當中最原生態的,這對茶葉的色澤有著嚴格的要求,它不能紅不能綠,白毫銀針要白,白牡丹則要求芽白,葉子是墨綠色或是灰綠色的。在香味上要求有鮮爽度,口感要醇厚。”評委會主任陳金水拿起桌面上的一杯泡開的茶樣,向記者解釋好茶的標準。
據悉,此次參與評選的茶類分為新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和老白茶(白牡丹、壽眉)5種茶類,其中白毫銀針茶樣17個,新老牡丹茶樣合計36個,新老壽眉茶樣合計27個。